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,“天問一號”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(qū),標志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。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(以下簡稱“空間中心”)負責研制的火星車載荷控制器,隨著“祝融”號火星車一起順利地出現(xiàn)在遙遠的紅色星球上。5月22日10時40分,“祝融號”火星車已安全駛離著陸平臺,到達火星表面,開始巡視探測。同時,火星車載荷控制器在火星表面第一次順利開機,設備各項工作狀態(tài)正常。
“祝融”號火星車上配置了導航地形相機、多光譜相機、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、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、火星表面磁場探測儀、火星氣象測量儀6臺有效載荷設備及1臺火星車載荷控制器?;鹦擒囕d荷控制器負責對除導航地形相機外的所有科學載荷的任務規(guī)劃,在軌自主運行、數(shù)據(jù)處理、系統(tǒng)綜合管理等,是整個有效載荷分系統(tǒng)的“指揮控制中心”,為火星表面開展區(qū)域巡視探測提供強大支持。
為了適應行星探測的特點,空間中心火星車載荷控制器研制團隊在設計之初就秉承“高集成、低耦合、自管理”的思想,將科學載荷與火星車平臺有機的統(tǒng)一在一起。高集成指載荷控制器與各載荷設備采用軟硬件一體化集成設計,將載荷電子學單元高度集成在一起,極大的降低了整個有效載荷分系統(tǒng)的體積和重量;低耦合指有效載荷分系統(tǒng)各科學載荷均通過載荷控制器與火星車平臺進行信息與能源的交互;自管理指火星車開展巡視探測時,由載荷控制器自主完成科學探測任務級的管理與控制,無須地面過多干預,大大減輕了測控壓力。
截止到當前,祝融號火星車載荷控制器已經(jīng)全面支持了所有科學載荷執(zhí)行火星表面巡視探測任務。
(供稿:系統(tǒng)室)
“祝融號”火星車載荷控制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