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精品三级精品,久久香蕉国产 ,玖玖中文字幕在线观看,欧美久久免费观看

快速導航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專題專欄 > 學習園地

殷鴻福院士:科研人員應防止“死于安樂”

文章來源: | 發(fā)布時間:2012-01-09 | 【打印】【關閉】

來源:《中國科學報》(2012-01-04)魯偉

“我們曾生于憂患,今天我們是否會死于安樂?”日前,地層古生物學家、中國科學院院士殷鴻福在談到科學道德建設時認為,科研經費極度匱乏的時代已經過去,但歷史證明許多人在當今這個階段會跌入陷阱,這是科學界面臨的新考驗。

為了證明重大科學成果并非都源自充足的經費,殷鴻福結合自己的治學經歷說:“我們團隊獲得的兩個國家獎勵,其中,金釘子成果花了23年時間,生命與環(huán)境協調演化中的生物地質學成果花了26年,它們都是既無(或少)項目支持,也無經費保證的兩個成果,大量的經費支持是在成果作出來、引起注意之后得到的。在此之前,我們大約經歷了20年的經費拮據狀態(tài)?!?/span>

在殷鴻??磥?,支持他和團隊作出成果的,是不計較科研經費、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團結集體,而激勵這個集體長期坐冷板凳的思想基礎,是開拓學科新方向的理想和不斷創(chuàng)新、不斷成功的快樂和自豪。

“然而我們卻面臨新考驗?!币篪櫢V赋?,目前,經費拮據已成為歷史,但需要警惕的是,有的人開始滿足于個體經營,不再關心集體;有的人手握大量項目經費,雇傭人力,當起甩手掌柜;有的人在學術上失去追求,目標轉向房子、車子、金子……

“生于憂患的我們是否會死于安樂?”殷鴻福認為,人生是一條多歧路,生活的每一步都是在作出選擇。如果要在治學上有所成就,必須沿選定的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,不為其他歧路所吸引。

“要治學,就要舍得金錢而耐住清貧,舍得功名耐住寂寞,舍得玩樂而坐穩(wěn)冷板凳。”殷鴻福認為,金錢是雙刃劍,它的正反面價值取決于人使用它的目的和實際效果。

“科技是力量,人文是方向?!痹谝篪櫢?磥?,人文就是那個仗劍的人,我們從先賢遺訓中吸取精神的食糧,“高山仰止,雖不能及,而心向往之”。